家裡原本就是務農,父親在農地種植檳榔,雖然自己是做鋁門窗的生意,但是,在上班之前的早晨時段,還是會到檳榔園裡幫忙。後來,因為家人生病,需要健康的食物,因此認識了潮洲鎮專門販售有機食材的店家「彩虹觀」,結識了有機的知識。也在民國93年(2004)結束掉生意,把檳榔砍掉,開始友善農業的耕作,種稻米、水果、蔬菜給家人吃。後來,因為產量增加了,所以也就將部分產品拿到「彩虹觀」販售。
因為起心動念是為了身體健康,一投入農業,便堅持不使用農藥。另外,周邊都是種植檳榔,很難避免鄰田汙染,只好將耕作的農地內縮,盡可能保持鄰田距離,農地面積雖然有8分地,但實際使用不到4分地。對於有機農業的經營,林建勳特別提到,因為有機農業產量不好,單價比較貴,賣相也不好,所以銷路也不好。記得栽種芭樂的那七年,每次採收的時候,大約有一半的果實沒有賣相。為了不打破有機作物的行情,寧可免費寄給孤兒院的小孩吃,也不願意賤價拋售,影響其他小農的生計。